老池

用户主页 » 文章列表 » 阅读文章

60年100件影响中国人生活的设计之1960-1969

60已有 1803 次阅读  2010-04-18 07:37   标签中国人  设计  生活 

  农业化到工业化的十年。那个年代的人,都以三转一响四大件(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为家庭生活的象征和追求。虽然我们在高喊“赶美超英”口号的同时却以别人几十年前就拥有的消费为时尚,但毕竟是在中国这个千年农业国家中工业第一次成为了社会主流。

黄挎包

年代:1960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所有的年轻人和学生使用的都是清一色的黄挎包。款式基本上就是一种,仅有包盖上有明扣及暗扣之分,面料多采用军绿色细帆布,大多还缝制了白布隔层。黄挎包绝对是当年的“时尚”,红小兵到处串联要背着它,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也要背着它,它似乎代言着“永远革命”的精神。

 

水墨动画

年代:1961

  水墨动画片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那种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的突破。1960年,上海美影厂拍了一部称作“水墨动画片断”的短片,作为实验。同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其中的小动物造型取自齐白石笔下。该片一问世便轰动全世界。

暖水瓶

年代:1962

  暖水瓶在上世纪60年代已逐渐成为家家户户的必备用品。这时的暖水瓶外壳多由铁皮做成,内装瓶胆。瓶胆由双层玻璃制成,夹层中的两面镀上水银等金属,中间抽成真空,瓶口配软木塞子,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瓶内的温度。铁壳外花纹多为牡丹、龙风呈祥等热闹图案,因此成为当时新婚家庭的桌上必备装饰。在那个年代,暖水瓶成为保障人们随时喝上热水的重要装备。

懒汉鞋

年代:1963

  懒汉鞋对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人来说如同今日旅游鞋一样流行,说懒汉鞋并不是懒汉穿的鞋,而是指这种鞋穿着方便,无须系带,一脚蹬上便可。在那个色彩单调的时期,懒汉鞋基本都是黑色,式样雷同,用宽松紧带收口。当时风靡全国的懒汉鞋分“北京式”和“上海式”两种,前者较为宽大像胖胖的鲶鱼头,后者则相对秀气鞋型细长。

尼龙网兜

年代:1964

  当年的尼龙网兜是用梭子绕上线,一个孔一个孔地结下去,因为每行都比上行的孔多,所以网会越编越大。使用时尼龙网兜的网眼可紧可松,容积可大可小,不用时卷起来可放在提包和口袋里不占地方,比起篮子方便携带。尼龙网兜很便宜,几乎是人们出门购物和走亲戚、出公差必备的东西。

铁环

年代:1965

  铁环在那个年代是男孩们的炫技宝物,拥有铁环就如同现在的孩子带着滑板上学一样风光。通常是用一个粗钢筋弯成一个圆圈,用铁勾推动铁环向前滚动,以铁勾控制其方向,可直走、拐弯。铁环的动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巧。讲究者还会在铁环上套上数个小环,铁环滚起来时会发出悦耳的声音。自娱之外还可以竞赛。这是一个在玩具与游戏匮乏、精神与物质贫瘠的年代里简单易行的娱乐方式,在连儿童读物都不易寻找的年代,最大的快乐就是在生活中拥有一份成本不高、又没有意识形态危险的消遣方式。

海鸥相机

年代:1966

  1966年“海鸥”203型相机开始批量生产,当年共生产311446架,是当时国内最畅销照相机产品之一,从而确立了“海鸥”品牌在国内和国际相机制造业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筹建的照相机工业,和其他新型工业部门一样,也承担着突破、赶超的使命,关系着国家的荣誉。1958年上海照相机厂建厂并推出58-I型相机,标志着中国照相机工业开始形成,因此具有“零的突破”的划时代意义。而203型是以“上海”命名的最后一部120折叠式照相机,1965年首次出口,次年量产。对于普通的消费大众,海鸥照相机的诞生意味着国产相机有可能能够以为广大群众接受的价格进入千家万户,不仅拥有一台海鸥相机,而且还能在自己家里面搞起个小暗房,成了所有时尚青年以及热爱生活的人们的一大向往。

编织袋

年代:1966

  编织袋是塑料的一种,包装用,其原料一般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化学塑料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再经织造、制袋而成。我国自1966年开发出扁丝编织袋至今,产品发展迅速,已形成花色品种多样、规格尺寸齐全的系列产品,品种质量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

手电筒

年代:1967

  这一时期的手电筒还是比较新奇的物品,工艺方面以国产带钢材料辅以进口冷轧薄板制作的手电筒为主。有铜、锌、铁和纸皮等5种原料质地的品种系列,有30米~450米6种射程规格,注册商标有虎头、猫头、大鹏、和平、马牌、狗头等,其中虎头、猫头、大鹏及和平牌手电筒较为出名。1967年集中资金和人力研制出真空镀铝新工艺,把手电筒原来金属电镀的反光罩改为塑料镀铝,节约了贵重金属银和铜,保证了质量。手电筒取代了煤油灯、蜡烛等明火,成为夜间人们出行最方便的照明物,尤其在路灯还不发达的城镇和根本没有路灯的乡村,手电筒极大地改变人们夜间外出的条件。

毛主席像章

年代:1968

  “文革”时期制作的毛主席像章数达10万种之多、近40亿枚,在1967年至1969年数量达到顶峰。其制作材料有金属(铝、铜、金、银、铁、合金等)和非金属(竹、木、骨、玉、塑料、陶瓷、玻璃、纸壳等),有的还涂了漆或荧光粉。其中以铝质和瓷质的最多,占到总量的80%以上。像章的设计制作是一门综合艺术,集绘画、书法、篆刻、摄影、陶艺、雕塑等艺术于一体,工艺考究、制作复杂,在徽章史上堪称是一个奇迹,当时不仅正规的证章厂、工艺品厂在生产,连了城镇的五金厂、白铁社,甚至个人也参与其中。它把一个特定时代的民族情绪通过装饰性的方式表达了出来,人们戴着“红像章”不仅是给别人看的,也给自己找到归属感。

上海牌手表

年代:1968

  1968年,上海手表厂年产量突破100万只,在那个年代,“上海牌”代表了中国人眼中最好的国产手表。建国后不久,我国参考瑞士赛尔卡AS1194机芯研制出自己的A581型机芯,和后来的A623A型机械日历手表,这几款表都以其质量上乘、款式新颖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国家领导人也将其作为国礼送给外国友人。在当时一块上海表的售价大概相当于普通职工3个月的薪水,这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机械表的奢侈品定位紧密相关。戴上手表也成为很多人参加工作后首先为自己设定的目标,赚了工资买了手表,意味着一个人已经能够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亲朋好友都得另眼相看。

地铁

年代:1969

  奥运之后的北京正在成为一座“地铁上的城市”加速步伐。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新中国的地铁修建计划始于1953年,历经周折,直到1969年9月20日,地铁一期工程才建成通车。地铁第一期工程从北京火车站至石景山苹果园,全长23.6公里,设有17座车站和一座地面车辆段。当时按照“设备为主,兼顾交通”的原则,全部采用敞口放坡明挖浅埋的施工方法,埋深一般为3至5米,最深13米,洞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防护能力极强。有了地铁以后,北京向国际都市迈进了一大步,虽然那时候距离改革开放还有一段时间,然而这种硬件上不可或缺的配置将北京与世界的距离拉近了一大步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 bella 2010-04-19 04:39
    Wo, some things we didn't know before. The information is as if a history.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