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永

用户主页 » 文章列表 » 阅读文章

谈音响太闷,聊点别的

已有 623 次阅读  2010-02-06 16:15
香港一位老报人,日日面对浊浪排空的纷繁世界,一会儿时政要闻,一会儿家长里短,无论是否有兴趣,都得一一道来,而且一写就是几十年。终于有一天老报人有些烦了,笔锋一转,聊起了风花雪月,从此乐此不疲。

    老报人的这种心境,我是完全体会得到的,毕竟要将新闻、时政要闻讲述得像文学作品般有趣,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才高八斗的报界名宿查良镛先生也常在枯燥的办报之余,腾挪到奇闻轶事的写作之中,一边娱乐自己,一边娱乐他人,而这种闲情异趣之文,却常常出彩得很。且看这段:

   “急锣紧鼓声中,幕里大叫一声:‘好酒!’一个神态豪迈,气宇轩昂的豪杰,跌跌撞撞的大步出台,袍绣一挥,四句西皮散板,只听见:‘有酒不知天地小,任他肉眼看英豪’,台下采声春雷轰动。啊哈,真乃绝妙好词,绝妙好戏也!”(见查良镛先生以林欢为笔名写的《中国民间艺术漫谈》一书评《徐三害》一文)

   短短几十个字,就把英雄的豪迈、台下的场景渲染得轰轰烈烈、热闹非凡,尤其一句“台下采声春雷轰动。”惜墨如金,这样精炼的文字在自己有限的读书生涯中是不多见的,印象深刻的记有明人张岱《陶庵梦忆》中《湖心亭看雪》一文似有类似写法,其中写雪景一段:“天与雪与山与水上下一片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用字极简,情趣高远。

   看来行文宜简,啰嗦的语言终是令人生厌。一个字,一句话用得准确,说得到位,产生的效果往往难以估量。

   著名电影演员黄宗英曾提起195777日的一段难忘往事,那天晚上毛泽东主席突然约请一帮文艺界精英吃饭,而身已有孕的黄宗英与丈夫赵丹以及曾任抗日名将蔡廷锴秘书的罗稷南等人应约在座,席间黄宗英亲耳聆听到毛泽东与罗稷南的一段对话。毛泽东对着罗稷南兴致勃勃地问:“你现在怎么样啊?”罗稷南答:“现在······主席,我常常琢磨一个问题,要是鲁迅今天还活着,他会怎么样?”“鲁迅么——”主席不过微微动了动身子,爽朗地答道:“要么被关在牢里继续写他的,要么一句话也不说。”

   在“反右”、反“胡风”的关键时刻,罗稷南与毛泽东的这段“对话”令演员黄宗英吓得手心冒汗,虚汗淋淋,甚至肚里的娃娃都险些蹦出来。这段对话后被鲁迅之子周海婴在《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中首度曝光出来,而当事人现在几乎都已作古,黄宗英的上述表述也几乎成了海内外孤证。

   发生在一分钟内的简短对话,尤其是毛泽东看似轻飘飘的一句回答,到45年后的2002年仍令黄宗英回想起来便不寒而栗,噤若寒蝉,在征得律师的充分支持之后,黄宗英才将这段尘封了几十年的往事公之于众。黄宗英最后写道:“此刻已是毛罗对话的45年之后200274日丑时。窗外雨声暴雷接连向我奔来,光的闪裂,雷的撞击,一切似乎被吞噬了。

   天与地汲存了此时此象‘对话被刻入宇宙文化之铄石。

   近来音响市场死气沉沉,实在乏善可陈,所以自己心有旁骛,跳出本行,聊点儿别的。但,即使这样,自己仍然希望在闲聊的同时最好有音乐做伴,就像查先生总能在急锣紧鼓的伴奏声中,挥起灵巧之笔,写出绝妙好文一样,而此刻自己也最希望由Haberth抑或老版Spendor这样的音响发出的曼妙音乐能够萦绕在耳际之间,若能这样,那就太好了!

             张子永  2005627日于锦里

分享 举报